「瓦房店化」的意思是:一個地區沒有累積技術的能力,所有技術都是外來的移植,而移植之後就會劣化,以較劣質的技術生產較劣質的產品。
劉仲敬先生在討論中國時,經常使用「瓦房店化」這個詞,後來相關的概念逐漸延伸為「瓦房店學」。
根據中國網站「知乎」的說法,此詞根源於瓦房店地區,此地延續當初帝俄與日本建立的扎實工業基礎,並以此著名的軸承製造產業。瓦房店地區的軸承品質,在日本人初建時最高,以後就一路下探,但因為此地仍有日本給予的基礎,即使現在的品質不如以往,還是勝過中國其他地方。
在劉仲敬先生提出的概念中,之所以如此,有兩個常見的原因。
一,在官僚化、階級化的體系中,技術人員無法精進技術,只能利用勾心鬥角或虛應文章來維繫身分,長此以往,持有技術就退化了。二,財政資源和技術資源不足以、或是不能夠支持整個落後地區的現代化。
這種只能靠外來文明輸入技術、並且沒有能力進步的狀態,被稱為「瓦房店學」。有人說這其實就是「內捲化」(involution),但內捲化似乎只解釋社會模式的自我複雜化,並進行持續性的重複勞動,而造成社會發展程度上的懈怠(「內捲化」這個詞在網路用語的意思,與社會學上的原意不同,此處較偏向社會學用語的意思)。
組織的「內捲化」會造成辦事效率不彰,若管理者不選擇提高組織的效能,而是擴大組織規模來應付當下情境,會使組織的內捲化更氾濫,使組織更臃腫。若內捲化太過嚴重,便會發生像是台灣某 a 電腦公司曾將年度研發預算降至零元,此類型的事件。
我認為「瓦房店化」與「內捲化」的差別在於「有無提及技術引進」。若身處在內捲已久的組織之中,一旦有外來技術的輸入,便容易察覺到其與自身技術實力的差距;而此時若意圖與外來產品競爭,可能會選擇雇用要價低廉的農民工,生產同質化、低劣化的便宜產品。
在此之後,若不靜下心來積累自身技術、培育易於積累知識的環境,則技術永遠不會超出打雜人員的水準。日後打造的北洋艦隊只能用於宣傳造勢而沒有實戰能力,一旦投入實戰便會如泡沫般破滅。
「瓦房店學」也被延伸到科技、文化、語言等領域,並以此確立所謂的「中國窪地」概念。
我認為「瓦房店化」的程度與此時此地官僚化的程度有關,一如大躍進時期會出現超英趕美的大煉鋼;而在 2010 前後,只會有高薪聘請技術人員,學完技術之後扔掉,此類型的小事件。
而「瓦房店化」帶來的影響有,讓自身人民視外來技術為高點。一如 2008 年發生毒奶粉事件後,中國人民開始大爆買香港的奶粉,依賴外來資源,而不督促政府與本土廠商改善。
或甚至視過去的技術為高點。幾十年過去了,漸漸有人在問第二部《霸王別姬》在哪裡,同時也在緬懷 80、90 年代的港片;但現今只有韓國的影視業有能力致敬港片。抑或是問第二部《活著》在哪裡,卻難以積累出拍攝此類作品的底蘊與經濟支持。
莫言也在〈難忘那戴著口罩接吻的愛〉中提過:「我覺得,在文革前十七年的長篇小說中,對愛情的描寫最為成功、最少迂腐氣的還是《苦菜花》。」
藝術、時代、生活,三者是分不開的,即使本土文學與外來技術的輸入較為無關,作者們的思想也逐漸被官僚化、階級化的思想擠到角落,因為角落才有足夠的空間綻放。
小小的苦菜花亦如此,牡丹花等其他花種更甚難見著。
說到千禧年之後少數的牡丹花,劉慈欣先生的《三體》必得被提及;這朵大花會誕生在科幻文學界,也是因為此領域較難受到官僚制度影響。
另外,即使中國易於產生瓦房店化,仍不影響其作為「帝國」的威名。綜觀歷史可以發現,除了幾個朝代的中後期,變得太過迂腐、技術落後太多以外,中國長年來經常以天朝自居,並且輕易地以臃腫的核心統治著外圍(中華朝貢貿易體系),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。
突然接觸到瓦房店化的概念,覺得新奇而寫了讀書筆記。
我認為中國在某些,會自行積累技術的行業是比較沒有這種狀況的,例如東方傳統樂器的製琴師。
而瓦房店化在台灣偶爾也會出現,例如政府應對「資安」問題時,只會扯些畢業紀念冊云云。
科技業的話,因為近年來都能拿到國際的單,例如台積電能拿到蘋果的訂單;在經濟支持足夠的情況下,就較無瓦房店化的問題。
娛樂界應該就是瓦房店化的關係,讓「不知足」的宗憲也可以稱王。
文學界的話,我覺得近幾年也較少出現那種,未來能夠出現在國文課本、歷史課本裡的著作,而原因可能來自瓦房店化的第二種原因。台灣的藝文產業因為市場較小,難以有較大的現金流,經濟支持較為不足。而在經濟的循環較死的情況下,階級固化就難以避免。
個人猜測,也可能是因為每四年都會經歷一次劣質洗腦,引起社會分裂與仇恨鬥爭;還有社會氛圍太過強調「小確幸」與「正能量」等關鍵字;以及娛樂的速食化,使得有深度、有濃厚底蘊,而不易理解的東西難以傳播。
最近忙於生活,文筆日益退步,之後對自己較有信心時,我會再把自己寫的故事放上來。